|
用菌草培養食線蟲真菌淡紫擬青霉分別比較了菌草+麩皮培養基、麥粒培養基、谷殼+麩皮+蝦殼粉培養基、營養珍珠巖培養基和菌草+麩皮+蝦殼粉培養基培養食線蟲真菌淡紫擬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的產孢能力。培養14d后,淡紫擬青霉在菌草+麩皮培養基上的產孢量達86.80億個•g^(-1),明顯優于供試的其他培養基。菌草+麩皮培養基具有疏松、通氣、比表面積大、菌絲生長迅速、產孢量大等優點,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淡紫擬青霉NH-PL-03菌株在不同培養基上的生長特性 觀察淡紫擬青霉菌在不同培養基上的生長狀況,研究淡紫擬青霉菌在不同培養基上的生長特性及對莖線蟲的毒力。結果表明:不同培養基對淡紫擬青霉NH-PL-03菌株的生長特性有明顯影響。在孟加拉紅、PDA和察氏培養基上,菌絲量增長較為顯著,培養8d,菌絲量分別達到0.800、.73 g/50 mL和0.70g/50 mL;培養過程產孢量處于動態增長趨勢,而且不同培養基產孢量大不相同;在察氏和燕麥培養基上產孢量較大,培養8d,產孢量分別達到36.90×106/mL和35.51×106/mL;培養液濾液的毒力隨淡紫擬青霉培養時間延長而升高,在察氏培養基培養毒力較高,對莖線蟲的較高校正死亡率達到43.44%。 淡紫擬青霉菌劑的研究開發 淡紫擬青霉能夠破壞線蟲卵里的胚胎和早期幼蟲,因此是一種很好的生防因子。該項目從番茄根結線蟲卵塊中分離出一株淡紫擬青霉PL9410,以農副產品為原料生產出菌劑,并進行了中試與推廣。每克成品的淡紫擬青霉活孢子數(CFU)不低于10~8,產品保存期超過18個月,每畝施2kg菌劑,能使蟲口密度降低80%~90%,產量增加15%~20%。該菌劑為純生物制品,對人畜安全,可作為呋喃丹等被禁用的化學農藥的替代產品。 淡紫擬青霉的固體發酵工藝研究 淡紫擬青霉菌劑是以淡紫擬青霉PL9410為菌種并以農副產品為原料生產出的純生物制劑,主要用于防治植物根結線蟲和孢囊線蟲,可作為呋喃丹等被禁用的化學農藥殺蟲劑的替代產品。利用淡紫擬青霉二級液體發酵,培養淡紫擬青霉液體菌種,再轉接到固體培養基上進行固體發酵中試過程,優化了固體發酵工藝路線,為工業化大規模生產提供了可靠的參考依據。淡紫擬青霉固體發酵較佳溫度為28℃±1℃、通風量0.05MPa、濕度70%~80%(前3d)、濕度10%~40%(后4d)。 應用玉米秸稈生產淡紫擬青霉36-1菌株孢子 為降低淡紫擬青霉36-1菌株生產成本,以玉米秸稈和玉米粉不同配比篩選,并通過添加氮源、碳源等單因子試驗及玉米秸稈、玉米粉、米糠、硫酸銨等4個因子3水平正交試驗。篩選出淡紫擬青霉36-1菌株固體發酵較佳產孢配方為:玉米秸稈∶米糠∶玉米粉=6∶4∶15(質量比),硫酸銨含量為1g/kg,含水量50%,其發酵產物產孢量為7.77×10^9個/g(干重)。發酵產物在室溫下貯藏2-11個月,孢子萌發率仍達90%左右。 防治線蟲危害的生物有機肥制備方法及用途 文摘: 本發明提供一種防治線蟲危害的生物有機肥制備方法及用途,所述防治線蟲危害的生物有機肥制備方法按如下步驟進行:①配置生物有機物料階段;②生物有機物料高溫發酵、腐熟階段;③加入淡紫擬青霉菌劑擴大培養階段;④二次發酵階段;⑤造粒;⑥質檢;⑦包裝入庫。本發明用途是減輕農作物的線蟲危害。本發明有益效果是:①本發明含淡紫擬青霉活菌的生物有機肥經微生物發酵、腐熟后,成為含有機質,N、P、K等營養元素和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謝產物的綠色食品中推廣應用的生物有機肥。②能直接用于各種農作物做底肥,有效地減輕根結線蟲的危害。③本發明有利于淡紫擬青霉在植物根際定植,防治效果更顯著,防效期更長。 主權利要求: 一種防治線蟲危害的生物有機肥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治線蟲危害的生物有機肥制備方法按如下步驟進行: ①配置生物有機物料階段: 將如下配比的生物有機物料混合:畜禽糞便45-50份;食用菌栽培廢料45-50份;有機物料腐熟劑0.3-0.5份; ② 生物有機物料高溫發酵、腐熟階段: 將上述步驟配好的生物有機物料發酵、腐熟,發酵溫度為60-70度,發酵時間:5-7天; ③ 加入淡紫擬青霉菌劑擴大培養階段:待發酵、腐熟好的生物有機物料溫度降至40度后,加入淡紫擬青霉菌劑,加入比例為:生物有機物料∶淡紫擬青霉菌劑=1000∶1,使淡紫擬青霉菌劑與生物有機物料充分混勻,繼續發酵時間:1天,發酵溫度為:30-35度; ④ 二次發酵階段:將上述發酵的生物有機物料輸送到發酵車間進行堆放二次發酵,發酵溫度為:30-35度,保持生物有機物料水量控制在30%,發酵時間:5-7天; ⑤.造粒:將二次發酵后的生物有機物料送到擠料成型機成型,生物有機物料進入擠料成型機成型; ⑥.質檢: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生物有機肥標準(NY884-2004)》進行檢測,每克生物有機物料含淡紫擬青霉活菌數大于0.2億個為合格產品; ⑦.包裝入庫。 |